第一個看到的作品相當有趣,是一個戴在頭上的風扇和一個螢幕,螢幕上有很多跟全球暖化議題有關的關鍵字,當點選任一關鍵字時,風扇會開始轉動,當關鍵字的議題在網路上被越多人討論,風扇的強度越強,感覺是個很有警世意味的設計

接下來這個作品也很好玩,觀眾可以用手改變照片上人物的樣子,像我當時就把毛澤東搞成一之牛蛙(不過我絕得最多人玩的一定是阿扁)

音.悅.卉 這個作品我滿喜歡的,彷彿搖曳的花朵隨著音樂舞動
聲瓶這個裝置讓我有點霧煞煞,只覺得它一直鬼叫,不知道有什麼意涵,但結構還滿漂亮的

這是某位一起上課的學長作品,可惜當時壞掉了

漂流網,實在沒有很懂他要表達的東西,也不懂他與觀眾的互動在哪?

這次最喜歡的作品非他莫屬:音樂圓柱韓國設計師睦鎮耀的作品,每個亮點代表一個音符,每排上下相隔半音階,同一排可製作和絃當旋轉亮點通過感應器,亮點就會發生並消失,當時我就用亮點譜了一首I Believe


經過這次的參觀,我對互動介面有了初步的了解,至少已經不是停留在純粹字面上的解讀,介面與使用者的互動不再只是電腦螢幕與鍵盤,而是形形色色、千奇百怪,希望透過課程的訓練我能夠將互動介面的概念運用在我將來的設計上,讓我的作品更有趣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