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介面,創造的可能性

我總覺得台北當代藝術館是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因為外觀古老的建築,呈現的內涵卻是台北城最為新潮的一面,有種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意味。

展覽名為「超介面」,運用數位科技來進行互動是本次的主題,展場內幾乎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可以讓觀者參與互動的,與以往的傳統藝術,觀者只能被動接受藝術家想傳達的意念不同,在這裡,藝術家提供了讓我們參與創造的可能性。

有幾件作品我印象尤為深刻:

音樂圓柱(SoniColumn)


我從小就很喜歡音樂盒,所以這個用數位科技重新演繹音樂盒的作品馬上就吸引了我的目光。從外觀來看,他的結構會讓人想起音樂盒內部的軸蕊,面對這作品時,我們彷彿變成了音梳,當我們的手指輕輕撫過,音樂也隨之流洩而出,並伴隨著點點光亮,我覺得這樣一個聲音與光線的結合非常美麗。
從作品的內涵來看,以前陳院長曾說過,一個好的設計要能引起人心中的共鳴,連結人們原有的記憶、體驗。作品的隱喻不能夠太具象,不然會讓人提不起興趣。人的腦部資運處理就像渠道,思考的連結好比水流。這就像梁老師上次上課提到的,我們該做的不是直接畫一個和水母長的一樣的喇叭,而是要巧妙地運用自然物的概念,挑動使用者的思緒,這樣,你的作品才會有讓人驚豔的感覺。
我覺得這個作品也有運用到此概念,我若是不看作品名稱,在尚未與此裝置互動的情況下,我也想不到這是運用音樂盒的概念,然而,就是因為這樣的「尚未知情」,才使得之後的互動充滿意外而顯的有趣。


動覺生物 Motivational Sense Organism

此作品的解說中提到:「動覺是一種奇妙的表現能力,他能微妙的在與人溝通上傳達這種細緻的表情。」的確,當我們與這件作品互動時,心中所感受到的不只是科技的強悍,還多了自然的溫柔。
如同我們上課所學,在體現互動裡,「人」出現在實體空間中這件事是很重要的,因為人的表情變化、肢體語言都非常豐富。這就好像MSN對話絕對比不上當面對話一樣,當我們隔著電腦螢幕溝通,微笑變成了一個按鍵就可以辦到的事情,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喜怒哀樂都非常多變而複雜,這些情感,不是能夠輕易的數位化的。
在這件作品中,作者運用了新科技媒材(像是台科大的施宣光教授的專利接頭、MIT Media Lab研發的多人注意力感測器等、從此也可看見作者的用心),來表現植物與人互動的模樣。我個人覺得,它是展場中最貼近觀者的作品,因為它創造了一種親暱的互動,近似人與生物之間的關係:因為我在場,所以作品反應我的存在,兩者並存在同一個時空的重要性,無可替代。冰冷的科技、原來也可以如此溫暖、這樣的互動,怎能說不動人?


聲瓶裝置版(sound.of.bottles – installation)


這也是一個運用聲音的作品。為什麼運用聲音元素來互動的作品特別吸引我呢?我個人覺得,「聽覺」算是很單純、原始的感官體驗,現今的科技可以提供我們各種難以想像、甚至是光怪陸離的視覺體驗(好比說運用視覺特效的電影之類的),可是在聽覺方面,我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原音重現」。
所以,當作品的本質是以數位科技來進行互動時,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新潮、當代的,館內許多作品在視覺上都有此共通點,在此前提下,創作者將介面互動的條件設定為「聲音」的話,會讓人有什麼樣的感受?
這只是我個人的猜想,我覺得這會在觀者心中形成一種激盪:藉由我們習以為常的聲音,來帶出一種新奇的體驗。這也可以說是一種新與舊互相碰撞和激發出的火花。
就像我開頭提到的,對於台北當代藝術館的感受,我個人覺得「聲瓶裝置版」這件作品是最能與之呼應的了。展覽主題雖然是前衛的「超介面」,然而作者在介面的輸入和輸出上,運用的都是傳統的元素,甚至造型也是。我們藉著拍手、說話來發出聲音,而機器感應這聲音,將其轉化,來推動空氣使裝置發出如歌般的聲響,勾起我們童年時玩吹玻璃瓶的回憶。

其實,以往我在看當代藝術的時候,常有種摸不著頭緒的感覺,然而這次因為有上「實體空間互動」的課程,讓我能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欣賞當代設計,思考的範圍也更為寬廣,這對我而言是全新的體會。

很謝謝梁老師給我們這個機會去看展覽,獲益良多。

沒有留言: